慢火煨字

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

《西遊書記》(8. 「四師徒」與「五師徒」)/杜子軒

《西遊書記》(8)

文/杜子軒

8. 「四師徒」與「五師徒」


無線在新版《西遊記》前加插小引子,講解一些小知識,這次我聽見他們說到「四師徒」,大概又再次忽略了龍馬。我也不想怪罪任何人,因為已不只第一次聽見人們說這樣說了,似乎「四師徒」比「五師徒」更耳熟能詳,不論是口耳相傳、影視節目、網絡文章還是相關的書籍,有時會隨意地用「四師徒」而不用「五師徒」。這個問題我曾提出過,或許龍馬太低調了,人們便不把他放在眼內,不過我們也說過有些情節是由他起關鍵作用的,不應輕易抹殺他的功勞,《西遊記》小說到了第一百回回目是〈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〉,五師徒成「五聖」,吳承恩可沒有忘記他呢!隨便把「五師徒」說成是「四師徒」,其實不是一般的簡化,而是把握小說內部出現了問題,這一點我需要更多時間了解,但可以先勾勒個梗概:中國古典文學產生於古時的思維,那時數字隱含著今人所忽略的文化含意,「五」比「四」應當更貼近原作者的心思。除了人數上說,「五師徒」與「五行」的關係是十分明顯的,或者說整部《西遊記》與「五行」的連結絕不比佛教和道教少,這可能因為人們越來越不認識「五行」,無法言說它的內涵去延續其意義,才使之淡化。如來翻手壓孫悟空的那座山,原也叫「五行山」,不是「五指山」:

好大聖,急縱身又要跳出。被佛祖翻掌一撲,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,將五指化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座聯山,喚名「五行山」,輕輕的把他壓住。

佛教與五行之間有何關係?我認識不深,不好說,感覺怪怪的。只覺得,若說《西遊記》是佛教、道教或儒教都顧此失彼,它倒像是混雜了三教九流、民間信仰之類的作品,更應該是作者的藝術創造物,取了不少雜家和陰陽五行的元素,但又不局限於某一種思想。有些今人的研究,把師徒套入佛洛依德的超我自我本我理論,也有些人把他們分配為佛教學說的心、性、情、意、身等概念,都是很新鮮而有趣的誤讀,可以詮釋出一些新意。然而,若有人希望盡量「還原」作者的想法,就不能不注意「五行」。有很多回目,吳承恩都用五行的概念去代表五師徒,例如金公、木母等名字;另外,有很多詩歌都寄寓了這種思想:

第二十二回,收沙僧時有:
五行匹配合天真,認得從前舊主人。
煉已立基為妙用,辨明邪正見原因。
金來歸性還同類,木去求情共復淪。
二土全功成寂寞,調和水火沒纖塵。

第三十三回,龍馬受傷,請八戒找悟空時有:
意馬心猿都失散,金公木母盡凋零。
黃婆傷損通分別,道義消流怎得成。

意馬、心猿、金公、木母、黃婆,正是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,都與「五師徒」匹配。不過,暫時所見,這些匹配在這部小說內的穩定性如何還須有待驗證,未知能否貫穿全書,其中匹配的組合有沒有變動過,這些都可以持續注意。網上有些文章討論過《西遊記》與五行匹配的問題,乍看已有多於三種不同的匹配,哪個角色應屬五行之中何者,各有不同的見解,現在沒有能力逐一辨識,也無此需要,因為這篇小小的札記指在說明,無論如何,我們也應當以「五師徒」總稱取經團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