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火煨字

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

《西遊書記》(4. 「心猿」與「意馬」)/杜子軒

《西遊書記》(4)

文/杜子軒

4. 「心猿」與「意馬」

故事書《收白龍馬》故事書《收白龍馬》

在食店的電視機看到新版《西遊記》電視劇講到收龍馬,他原是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,我忘了以前的版本是甚麼時候收他的,因為印象中,大師兄是悟空、二師兄是八戒、三師弟是沙僧,總覺得他是第四位徒弟。可是原著小說第十五回就收服了他,比八戒沙僧還早,按理說他應該是二師兄才對,為何他只是默默隨行而我們幾乎忘了他。難道他不算是正式收的弟子,僅是菩薩把他變成一匹馬?菩薩在第十五回中有交代他要踏上取經路的原因:「這廝本是西海敖閏之子,他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,他父告他忤逆,天庭上犯了死罪。是我親見玉帝,討他下來,教他與唐僧做個腳力。他怎麼反吃了唐僧的馬?這等說,等我去來。」按理說,他成為一名唐僧弟子的因緣也夠的,為何戲份那麼少,幾近隱形呢?因為他已化成一匹馬只能勞苦地完成使命嗎?刻意安排?抑或吳承恩缺乏足夠的筆力去再豐富多一個角色?如不怕誹謗古人,我始終認為吳承恩的小說技藝未算非常高超,起碼在塑造人物方面,除了悟空、八戒較為可觀,連唐三藏和沙僧等重要角色都略嫌蒼白,何況龍馬呢?不過,我仍然同意吳承恩原是有一些寄意的,只是眼到手未及,完成度不高而已。龍王太子繼悟空入伍,除了在雜劇和民間故事版本有淵源之外(其原型很可能比八戒、沙僧更早進入西遊故事文本),吳承恩也發現悟空和龍王太子的隱喻性,可惜的是捉鹿未能脫角。我們說過悟空是「心猿」,在一百回目之中凡十七見,與「心猿」相配的常見詞語是甚麼?對,就是「意馬」,吳承恩本來把握得到的,在一百回目之中,「意馬」凡二見,加上一些未成回目的小情節,戲份是如此單薄,幾乎可有可無似的。龍和馬的關係在中國傳統上是有關聯的,這裡不詳說,只說「心猿意馬」所指向的「心」的涵義,絕對是把握《西遊記》的一個主題。孫悟空能象徵人的「心」,可是龍馬能寫出人的「意」嗎?這絕對是可以值得發掘的兩個意象,可是吳承恩卻丟失了「意馬」,未鋪排足夠的筆墨線索讓讀者闡釋其中的意義,這也是我說《西遊記》稍欠完成度的一個明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