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火煨字

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

《老子望得》(第十五章)/望軒

《老子望得》(第十五章)

/望軒


15          〈第十五章〉
古之善為道者,微妙玄達,深不可志(識)。夫唯不可志(識),故強為之容。
曰:與(豫)呵其若冬涉水。猶呵其若畏四鄰。嚴呵其若客。
涣呵其若淩澤(釋)。沌呵其若楃(樸)。
湷(混)呵其若濁,〔氵莊〕(曠)呵其若浴(谷)。
濁而情(靜)之余(徐)清。女(安)以重(動)之余(徐)生。
葆(保)此道不欲盈,夫唯不欲盈,是以能蔽而不成。

15.1    今本此章首句多作「古之善為士者」,作士則過於世俗,又似有儒家影子在其中,況帛書甲乙本均作「古之善為道者」,而「士」亦有特定之內涵,故不宜作「士」字而混淆本章「善為道者」之人格特徵。
15.2    今本脫一個「曰」字,世傳今本唯傅本有之,其餘皆無。如高明所說,當以有「曰」字為是,蓋因此字領起以下「善為道者」之行表與儀態。
15.3    如「道」之本質,不可言之,只可強言;「善為道者」亦如是,不可識,故亦只可強而形容之。
15.4    此章羅列「善為道者」之形態,與道家之體道者有何異同?此不若《莊子》《列子》中神5人之飄渺,此可反思從老子至道家後繼者「善為道者」之變化,尤其首三點頗有儒士之特質,而不見自然之態。所謂「與(豫)呵其若冬涉水。猶呵其若畏四鄰。嚴呵其若客。」之「善為道者」,端莊拘謹,嚴正守禮,此真與「士」之內涵相近?究竟是因此二句之特徵而改「道」為「士」,抑或老子本是以此為「善為道者」之品質,又抑或是後人妄加竄改?若老子本此,則「善為道者」有一定之入世色彩,與莊子之說截然不同。

15.5    「葆(保)此道不欲盈,夫唯不欲盈,是以能蔽而不成。」今本結句作「故能蔽而不新成」,當無「新」字。意即守此道者,不欲盈,盈則滿,寧可弊損而不欲全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