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火煨字

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

《老子望得》(第三章)/望軒

《老子望得》(第三章)
文:望軒

〈第三章〉
不上賢,使民不爭。
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。
不見可欲,使民不亂。
是以聲(聖)人之治,虛其心、實其腹、弱其志、強其骨。
恆使民无知无欲也,使夫智不敢,弗為而已,則无不治矣。

3.1    此章言政治方法,第二章有謂聖人無為,而此章又陳述使民無為,得此二柄,可至無所不為、無所不治之理境。「不上賢,使民不爭。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。不見可欲,使民不亂。」三句可見當時常見之社會病端乃上賢、貴貨、多欲。道德、商業、私欲等等問題或引起社會種種紛亂,故老子以為上位者須將之根絕,使民無知無欲是其妙法。

3.2    第二章及第三章皆謂聖人之治,我以為讀此經不可泛言道與名之關係,而妄棄治亂之道。道論猶似其自身修為與聖人政治之論據而非論點。近日披閱司馬遷之《史記﹒老子韓非列傳》,老子之謎自昔時已起,終未能確鑿其身份,惟司馬遷聽聞搜集之材料可作參考,傳云:「老子脩道德,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。居周久之,見周之衰,乃遂去。至關,關令尹喜曰:『子將隱矣,彊為我著書。』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,莫知其所終。」從經文觀之,《道德經》與《史記》暗合,其對象當為政治者,如關令尹喜,啟迪其施政之原理與方向。

3.3    「是以聖人之治,虛其心、實其腹、弱其志、強其骨。」此句「其」字代指何人?學者有二說,一說指聖人,一說指民。我以為二說皆可,蓋因無為之治,上位者無為,民眾亦然。然而此章與第二章相較,以後說為佳。第二章強調上位者之眼光與修為,而此章則多言御民之術,故前後反複提及「使民」一詞。因此,「虛其心」與「弱其志」乃磨損其上賢、貴貨、多欲之心,而「實其腹」與「強其骨」乃僅滿足其生理所需,並鍛鍊其筋骨為君主勞動。有謂《道德經》言帝王之術,絕非無因。

3.4 恆使民无知无欲也,使夫智不敢,弗為而已,則无不治矣。」俗本多作「常使民無知無欲,使夫智者不敢為也」據帛本,「不敢」與「為」字之間當脫一「弗」(不)字。脫漏否定詞,若「不敢為」當作「不敢不為」,於文意影響殊深。幸而帛本於章末有「則无不治矣」數語,故二本之文意不至迥異。此章提及若干人等不可忽視,如聖人、民與智(者),我以為其中暗含一「上位者」(或君或王),明四者之關係,則知老子之法門,見下圖:

聖 人     智(者)
|──(統治)──|
|        |
上位者      民

上位者統治一般民眾。上位者當上升為理想之聖人,作無為而治。至於民之上升為智,智者非僅為具智慧之人,心志多欲者亦然,故聖人之治須虛弱其心志,民之智是為禍亂根源。智(者)乃上位者與聖人行政之阻撓,故須使之不敢有所作為。如此聖人無為,智者無為,故云「弗為而已,則无不治矣」,無為乃治道之理想境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