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火煨字

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

「悲天憫人」與「哀感頑艷」——讀杜甫〈負薪行〉與李商隱〈無題〉札記/文:望軒

「悲天憫人」與「哀感頑艷」
——讀杜甫〈負薪行〉與李商隱〈無題〉札記
文:望軒

杜甫〈負薪行〉有不同的流傳版本,文字稍有差異,下面使用的是(清)仇兆鰲的《杜甫詳注》,其中可注意兩句:「男當門戶女出入」,「男」一作「應」,而「何得北有昭君村」,「北」一作「此」,等等。整體來說,這些影響不深,有個梗概的了解即可。

〈負薪行〉 杜甫
夔州處女髮半華,四十五十無夫家。
更遭喪亂嫁不售,一生抱恨長咨嗟。
土風坐男使女立,男當門戶女出入。
十有八九負薪歸,賣薪得錢應供給。
至老雙鬟只垂頸,野花山葉銀釵並。
筋力登危集市門,死生射利兼鹽井。
面妝首飾雜啼痕,地褊衣寒困石根。
若道巫山女粗醜,何得北有昭君村。

我讀這首詩立刻想起李商隱〈無題〉(何處哀箏隨急管)。

〈無題〉 李商隱
何處哀箏隨急管,櫻花永巷垂楊岸。
東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當天三月半。
溧陽公主年十四,清明暖後同牆看。
歸來展轉到五更,梁間燕子聞長嘆。

頷聯「東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當天三月半」,兩首詩同樣講「嫁不售」的老女。很自然地想到女性的社會地位問題。杜甫的〈負薪行〉全詩較集中地塑造夔州的一位老處女,由於文化的差異,社會的問題,她勞苦地幹粗活使得她身心俱殘,美態不再。無可否認,杜甫極力描繪的老處女形象,甚至把她的嘆息吹向讀者的耳朵,寫法與李商隱全然不同。杜甫只在結尾處給予一點議論,感慨現實的無奈。仇兆鰲最後指那是「憫惜之辭」,確是。人們稱杜甫「悲天憫人」,在這首詩可以看出端倪,但「悲天憫人」某程度上是寫得太出了。

至於李商隱,張采田說他「哀感頑艷」也有一點道理。他和杜甫都寫老處女,但李商隱的寫法相對婉轉,他把自己「悲天憫人」的一面隱藏在語言之中,所以說,若說李商隱沒有憫惜之情是絕對不正確的。請看頷聯和頸聯,貧窮的老處女和富有的年輕女子做了強烈的對比。這是一種現實的悲哀,首聯用聲音的哀調和意象的艷麗渲染了女性。杜甫寫的是現實中的一個老女人,李商隱的頷聯和頸聯並置後,問題立刻上升到普遍的女性,還有社會地位的問題。那是既現實,又是長久以來的議題。杜甫只寫到老處女的「一生抱恨長咨嗟」,而李商隱卻寫「梁間燕子聞長嘆」,借用燕子來營造循環不斷的感慨。老處女只能嗟嘆「一生」,但燕子來來往往,又聽見「永巷」的不同階級和年齡的女性,那是永不止息的感嘆,這個老處女長嘆至死,還有另一位,那隻燕子聞嘆亦死,也有另一隻。

杜甫和李商隱的表現手法迥異,但卻同樣蘊含著「悲天憫人」的心情。


2013年10月21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