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火煨字

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

《老子望得》(第十四章)/望軒

《老子望得》(第十四章)

文:望軒

14.       
〈第十四章〉
視之而弗見,〔名〕之曰微。
聽之而弗聞,命(名)之曰希,
捪之而弗得,命(名)之曰夷。
三者不可至(致)計(詰),故〔糸君〕(混)而為一。
一者,其上不謬(皦),其下不忽(昧),尋尋呵不可命(名)也,復歸於无物。
是胃(謂)无狀之狀,无物之象,是胃(謂)沕(忽)望(恍)。
隨而不見其後,迎而不見其首。
執今之道,以御今之有,以知古始,是胃(謂)道紀。

14.1.       此章今古本異文甚多,須注意其義差別。今本首三句多作「視之不見名曰夷,聽之不聞名曰希,搏之不得可曰微。」「微」與「夷」字位置錯誤對調,而「捪」字已演變為「搏」,《說文》:「捪,撫也,一曰摹也。」首三句形容道,非眼、耳、手所能輕易觸及,是故道乃無色、無聲、無形,「無」之特性乃混沌之狀態,非詰問可得。老子以否定常人認識世界之方法上溯,道是混沌,是一,不可以分析求之,而當以感悟把握。

14.2.       「謬」今本作「皦」,甲本作「攸」,可互為通假,「皦」或宜以「曒」字解,又可呼應第一章之「恆有欲也,以觀其噭(徼)」。此節消解其形,欲以使讀者知「道」之無形,不可從外觀探求,故如前三句所云:弗見、弗聞、弗得。道乃無物,「是謂无狀之狀,无物之象,是謂忽恍」,故平常認識世界之方式不能用之於「道」。

14.3.       末句今本作「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」,帛書甲乙二本「執古之道」,皆作「執今之道」,「今」、「古」二字,意義迥然。高明以司馬遷《太史公自序》言及道家語:「有法無法因時為業,有度無度因物而合。故曰:『聖人不朽,時變是守』。」校正,當以甲乙本為是。儒家多言托古御今,而道家則似隨機應變,故「執今之道,以御今之有」之理方為正確。「有」即「域」,此字又暗示其讀者為統治者,能執「道」則能執御民之術。


14.4.       我雖謂此節又言及統治之術,然亦可覺察老子及道家之時間觀。若明古今之道,視時間若一線,然此章之道紀,著重於「今」,能執今御今,方算知古始,「古」雖以成「古」,然「古」乃無數「古之今」構成,故當以「今」為是。古今情況各異,古之理未必可用於今,反則當明察古之法乃重視古時之「今」,今人亦當以此真理行之,須「執今」而非「托古」。執古御今乃線形之時間觀,而「執今御今」則以「現在」為是,譬如一點,一點乃不知始終,猶上句之謂:「隨而不見其後,迎而不見其首。」始終乃有限之時間,而道之混沌無始無終,當下之一點亦屬無限,統治者須實事求是,以可行之法解決當前之問題。若以修身言之,老子此節近禪家之「當下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