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火煨字

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

《人生之鬼臉》——讀唐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隨筆/望軒


《人生之鬼臉》
——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隨筆
                 望軒

一、   君毅博覽群書,導言東西哲人之學,個人所好,了然於胸,能指示各家精妙處一二,其讀書之體驗如浮躺於深藍大海,隨心賦形以泅泳;我不思不學,卻自信更上一層又一層之跳台,腦海浮現高難度之動作,於半空變化萬千,或聽觀眾席之狂呼,或見照相機之閃光,惟接近彈板之末端,汗滴腿抖,不敢跳也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「導言」,第一至三十頁。)

二、   君毅於寂夜之際靜思,自覺自身之存在,內觀尤為可貴;我反思自己每夜深宵不欲入眠,至疲憊不堪,摸黑進睡,旋即不醒人事。每當某日察覺門後之月曆,已過一二禮拜,方提筆劃去往日,時日不知所蹤,悲從中來。可惜無法把握某夜之寧靜,未曾省察自身之意識,忙者,果心之亡也。又君毅之能上推造物者,引以沉思,後感知宇宙中一己之獨立,茫然存在,悲徒然自生,更益轉其愛,此乃對人生之深刻體會,悲與愛二者融會,即憐憫,心之哲學,生命之大義也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「我所感之人生問題」,第三十一至四十頁。)

三、   智慧源於靜觀與內省,所謂生疏自己,即以他者觀照自身,流水不可斷,清潭猶可掬。心靈光輝從何而生?正是天上日光映照於澄明心水之上。智慧者,天人合一。若謂百家誰近天道?孔子與基督是也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一部「生活之肯定」第一節「說人生之智慧」,第四十一至四十三頁。)

四、   心門敞開,真理方可臨在。真理無差別階級,求之得之。心不可敵對真理,須擁抱真理。真理不陳舊,求道者亦絕不迂腐。惟今人多受虛無或後現代思潮之影響,不信世上有絕對之真理,更誇誇其談,戰場之上,為保性命,盡其職責,殺人亦可。若是,敢問生與義?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一部「生活之肯定」第二節「說真理」,第四十三至四十七頁。)

五、   智慧與幸福,皆緣於寧靜之心境,百家爭鳴,但其理歸一,耶儒佛道皆不出其左右。惟人生未嘗風平浪靜,狂瀾逆流均在波動心靈之平靜,而智慧正產生於平伏過後的沉澱。智慧不在智力,而在乎心胸也。哲思上溯終極,自然不過,今人多反其道而行,偏好詭辯,既不解老子,亦遠天道,上帝豈語言能局限?智慧之飛昇,先在擁抱上帝,叩問生命之奧秘,而非審判上帝。順受苦難乃是通向幸福之必然途徑,君毅悟得上帝作為,智慧之始;若從懷抱上帝,至迎接上帝之懷抱,便是信仰之本。又,君毅「說寧靜之突破」寫及「人常為要使其心靈往深處走,求其內心之寧靜,而自己築成精神的圍牆,來與世俗隔絕。然而此圍牆,又常常會窒息一人之心靈、與他人心靈及世界間之呼吸,而將其心靈閉死。」,此則深得我心,剛巧與今日之隨筆取意相近。我從文學上領悟,他從哲學上思考,彷彿殊途同歸,心甚欣焉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一部「生活之肯定」第三節「說寧靜之心境」,第四十七至五十九頁。)

六、   自我是唯一的,而箇中奧秘卻極為難懂,甚至不信自我之價值。我踏職場之初,讀此章節,眼光自然注目於「說工作」一則,君毅結合信仰與工作之關係談論,後又有「說理想興趣之衝突」一則,頗能開解我生活的困惑。我時常妄執,乃忘卻如今所耕耘的,皆為信仰之充實。於是我領悟到,自我確立之表現,必須斷無委曲之心,反有委身之必要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一部「生活之肯定」第四節「說自我之確立」,第五十九至七十三頁。)

七、   人類價值之至高者當為愛,君毅於愛中注入一敬字之內涵,更易把握愛之真義。人之一生乃追求終極價值之過程,文明乃此過程之累積與總和。雖可分科分門,惟深入其底蘊,其源為真善美三者,三者又歸一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一部「生活之肯定」第五節「說價值之體驗」,第七十三至九十八頁。)

八、   人生之價值,必立於日常生活之價值。世上絕無一人獨立其外,能出世而與生活毫不相干。生活是人活在地上之過程,不可視之為精神世界之對立或墮落,反而生活體現出精神世界之飛昇,使生活發出不一樣的光輝。若非萬惡不赦,一般人之生活可算作善,不必要求人人皆追尋終極之哲學或美學意義,因為一人生活以誠,當在道之中,哲與美之各種形式自會滲入其生命。君毅從和諧之角度說明婚姻制度,可辯駁傳聞婚姻之為墳墓之論,婚姻如兩鏡相對,映照雙方人格之完成,產生雙方絕對無限之影子,不雜以他人,確為的論。又說物質之需要,若物質牽絆人之所有心靈,物欲必須節制。物質若能實現精神價值之時,即可成為非一般之物質。如此可想而知,書之可貴在乎有限之紙墨,能盛載無限之精神智慧,藏書之人必視書為精神之物質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一部「生活之肯定」第六節「說日常生活之價值」及至「餘音」,第九十八至一一五頁。)

九、   君毅至第二部論及心靈之發展,漸入中國哲學之底蘊,心靈與外物之關係,實非中國獨有,然而較之西方,則更為重視。東方、亞洲、中國之哲學多從心性把握,或與地域、民族之思維特性有關。君毅先從陳子昂〈登幽州台歌〉思考我與世界之關係,後論到心與物之存在連結,二者孰先孰後,存在之意義如何?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二部「心靈之發展」「導言」及第一節「心靈與自然之不離」,第一一七至一二四頁。)

十、   心有超越時空限制之力,心眼乃細密之眼,回想過去之事物不只是重現,而是發現過去與當下之關係,如落葉知秋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二部「心靈之發展」第二節「心靈在自然世界之發展」,第一二四至一三四頁。)

十一、肯定自己與否定自己,皆是自我。心絕非一死寂不動之狀態,而是蘊藏一向上騰昇之力量。智慧出於反省,不斷觀照自身,不拘泥現狀,須時時擦拭,心方如明鏡。人云本來無一物,僅屬不執妄,絕非人無心也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二部「心靈之發展」第三節「心靈之自己肯定與自己超越」,第一三四至一四四頁。)

十二、心靈發展有其進程,其中必須經驗發思古之幽情,心靈之光芒始出。自古以來,先哲詩人能照出光輝,緣於既有獨立之人格,又會崇仰古人之美德。古人如一面澄明之鏡子,與他們對照,自能明白生命精神之高度。君毅將孔子與耶穌並舉,深知中國人甚或世界之人之需要,世人之心靈正缺乏天道,此二者可開窄路之門。(讀君毅《人生之體驗》第二部「心靈之發展」第四節「心靈在精神世界之發展」,第一四四至一六一頁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